陈先生
手 机:028-87898111
微 信: 1276050739
律 所:泛亚电竞lol
地 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芯大道18号
时间:2020-04-01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这是诗人笔下同好友踏春出游、登高望远的春天。对于东方电气集团昭觉扶贫基建工作队的队员们来说,今年的春天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坚守,意味着迎难而上的坚韧,意味着攻坚克难的决心,却唯独少了那份雅趣共春望的浪漫情怀。
55岁的刘云、55岁的余世强、56岁的刘金元、54岁的马小东,这个平均年龄55岁的扶贫团队,在大凉山的春天里,用每天辗转300公里的奔波,用对标对表照章做事的严谨,写下了一首扶贫路上的散文诗。
风雪夜归人
“小东,开慢点,安全第一。”听着同伴的叮嘱,看着车灯前密集的雪花,马小东有点紧张。尽管有长期在电站出差山路驾驶的经验,但是在风雪交加中夜行对于马小东来说还是头一次。
3月3日是扶贫基建工作队进驻东方电气集团对口帮扶的昭觉县的第三天,按照计划完成东方电气集团捐建的四座在建幼教点的施工现场踏勘后,已经过了晚上八点。由于疫情影响,当时昭觉县的住宿餐饮行业还未开始营业,所以队员们住在100多公里外的西昌。在回程路上的谷克德,一场突然来临的风雪让这群生活在南方的汉子们既感到新奇又有些紧张。
谷克德在彝族语言中意为大雁栖息的地方,平均海拔3200米,是昭觉到西昌之间的最高处,高山、草甸、湿地、花海让这里成为大凉山中的一处著名景区。
夜晚的谷克德在扶贫队员们眼里,是坡陡弯急的道路,是漫天飞舞的雪花,是尽快到达宿舍洗个澡的渴望,却少了那份对美的体验。
汽车以30码的速度在谷克德的山路上缓缓前行,慢慢通过了风雪区域,车厢里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今天看了现场,形势不容乐观啊。”刘云是在东方电气集团长期从事土建工程管理的高级主任管理师,紧张过后,想到在施工现场了解到的情况,他的语气有些凝重。
刘云在心里梳理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支尔莫乡来洛村幼教点有5公里的进村道路在施工,影响材料、器具进出,现场没有施工用水;特口甲古乡益补洛乌村幼教点现在气温较低,不具备开工条件;拉一木乡拉一木村幼教点的进村道路也在施工,现场没有材料存放地点;受疫情影响,当地的建筑材料紧缺……
“先和支尔莫乡党委联系,协调错时施工和施工用水……”
“寻找异地材料供应商,解决材料供给问题……”
“还要做好施工人员的防疫工作……”
说起幼教点的施工,略显疲惫的队员们又恢复了精神,不断地出谋划策。
……
远处山脚下的西昌城灯光闪烁如繁星点点,汽车在盘山公路上走着“之”字,驶向那片星海……
书山“勤”为径
从3月1日进驻昭觉扶贫第一线,扶贫基建工作队的4名队员就感到了“压力山大”。受疫情影响,东方电气集团今年计划开工的4座幼教点基本都晚开工了一个月。“要把因疫情失去的时间夺回来。”队员们暗下决心。
然而,加快项目执行就需要更加严格的项目管理,而这种“管理”来源于队员们的“勤”,勤跑,勤思,勤沟通。
东方电气集团在建的这4座幼教点相互之间的距离最近的有30多公里,最远的接近100公里。开工以后,队员们每天转战300多公里,奔赴在各个施工现场,协调现场用水用电,协调道路错时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全程受控。
3月20日这天对于扶贫基建工作队的队员们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东方电气集团在建的最后一所幼教点,拉一木乡拉一木村的幼教点开工了。为此,队员们还举行了个小小的开工仪式以示庆祝。
在昭觉县,很多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凉山,大人和孩子都听不懂普通话。当地孩子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关,幼教点是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场所。
“每次看到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就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这些幼教点实际上就是一座座孩子们通向知识的桥梁。”余世强是东方电气集团负责土建技术的工程人员,在昭觉扶贫一线的三年里,看着一座座幼教点在自己手里修建完成,心里满满都是自豪感。
现在东方电气集团捐建的10座幼教点中,6座已经投入使用,其余4座预计将在今年6月全部完成,这将解决400余名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为霞尚满天
2020年3月3日星期二 阴
……进入来洛村幼教点有5公里道路要施工,对工程材料、机具进出有影响……该幼教点无施工用水……于晚上11点返回西昌。行驶里程500公里……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多云间晴